姓汲的来源
历史:汲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上古周朝时,有位王族叫康叔,受封于卫邑,建立了卫国。后来到了春秋时候,卫国有个君主叫卫宣公,卫宣公将太子分封在“汲”(今河南省卫辉市),其后代,就以封地的名为姓,称为汲氏,世代相传。在古代,汲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濮阳。
补充资料:
姓氏起源:
关于汲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:
出自姬姓,为黄帝之后,文王姬昌的后裔,以地名为姓。春秋时,周文王之后康叔被封于卫,其后代有卫昌公,太子居于汲(今河南省卫辉市),称太子汲,其后代支庶子孙遂姓汲氏。《通志.氏族略.以邑为氏》载:"汲氏,卫宣公太子之后居汲。因以为氏。"
源于春秋,以封地为姓,为齐宣公的后代。春秋时期,齐宣公的子孙中有受封于汲(今河南省卫辉市)的,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,称汲氏。汲姓望族居清河(今河北清河东)、濮阳(今河南濮阳)
聚集地:
迁徙分布
三、堂号
"东海堂":汉朝汲暗,景帝时为太子洗马。武帝时为东海太守。把东海治理得人民富裕,地方太平。召为主薄督蔚,朝廷夸他是社稷之臣。
历史名人:
汲固:后魏孝文帝时兖州从事,勇救刺史李式始满月的婴儿,为人称道,升为主薄。
汲黯:汉武帝时大臣,滑县人。为官以清静治民。景帝时为太子洗马(官名、太子出行,则为前导)。武帝时,为谒者,往视河内为灾,以便发仓粟赈民,出为东海太守,召为主爵都尉被称为社稷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