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鲍男孩起名字最好不用M.F.P为声母的字为名。双字名应避免都用b声母.ao韵母或去声字。最好不全用左右结构的字,注意名的意义与"鲍"字的"鲍鱼"含义相连而产生不佳的歧义,双字名最好首字笔简而末字笔繁,单字名最好用繁笔的字。您的姓氏笔画为16画。
姓鲍的来源
历史:鲍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。远祖始于春秋时期,据元和姓纂上说,春秋时,夏禹的后代杞国公子鲍敬叔去齐国做官,被拜为大夫,受封于鲍邑(今山东丙城东),因而其后代以封地名“鲍”为姓氏。其子鲍叔牙,其曾孙鲍国,世代为齐国上卿。发展与演变:据魏书官氏志上说,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,北魏代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俟力伐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,定居洛阳,与汉族融合,遂改姓“鲍”。另外,同时还有,代北的少数民族“鲍俎氏”也有改姓鲍的。鲍姓在发展过程中,逐渐形成上党,东海,泰山,河南四大郡望,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,因此,鲍姓世称上党望,东海望,泰山望,河南望。其中山东东海,泰山两郡的后人大多数是鲍敬叔,鲍叔牙的后代。
补充资料:
姓氏起源:
古代春秋时,远古大禹的后裔叔牙,受封为鲍邑(在今山东丙城县)的首领,其子孙便以封邑为姓,世代相传姓鲍。
聚集地:
堂号
《姓苑》记载:“系出姒姓。夏禹后。春秋时妃公子有仕齐者,食采于鲍,因以命氏”。望出上党、泰山、东海、河南。
历史名人:
鲍叔牙——即鲍叔,春秋时齐人。与管仲交,知管仲贤。鲍叔牙事公子小白,管仲事公子纠,射小白中钩,及小白立,为桓公,鲍叔牙遂进管仲,相桓公九合诸侯,而成霸业管仲尝说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。”故后世言人之相知,必称管鲍。
鲍廷博——字以文。清朝安徽款县人。家中藏书极富。乾隆时茧访遗书,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。又校刊《知不足斋丛书》30集,每集8册,收书200余种,在清代丛书中,以精善见称。著有《花永轩泳物诗存》。嘉庆十九年(1814年)逝世。终年86岁。